《随身空间之姜茗》转载请注明来源:耐看小说网nkxs.cc
姜茗早起,拿着上任主人的日记和自己用了三个月整理的译文,做好早饭等父母起来,一家人吃完温馨的早饭,姜茗就和父母原原本本的说了。姜爸姜妈惊讶过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担忧。姜妈知道没有危险只有益处之后,很是兴奋。
姜父却想了想说:“闺女,你得到这个宝贝是你的机缘,却也用的你的福源,你以后要多做好事,广积福缘。还有,你要懂——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在外面绝对不能用你的这个须弥宝贝,更不能跟别人说你有宝贝的事。”
姜茗很感动,含泪说道:“爸爸,妈妈,我知道!谢谢你们!”
姜爸又说:“傻闺女,跟爸爸妈妈说什么谢?老婆,这段时间把家里的产业什么的都规整规整,以后挣得所有钱都分出一半,用小茗的名义捐到孤儿院之类的慈善事业里,我们也尽量到贫困地区搞开发,别让姜茗的福源用尽了。老话不是说——享多大福,受多大苦吗?”
姜妈毫不犹豫的道:“知道了,我还能不同意?就不说啥福源不福源的,光咱俩从福利院出来,就应该回报,现在不过是用女儿的名义罢了。再说,咱俩就这一个孩子,啥不都是留给她的?能为她好,别管能不能行,图个心里安慰也是好的,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我咋会不支持?”
姜茗即为父母对自己的爱和维护而感动,更为父母的善良和洒脱而自豪。
姜茗想了想,对父母说道:“爸妈,我想学学中医,空间里的医书那么多,但我没有经验,也不懂把脉,我想学好以后,一个是可以给看不起病的穷人看病,另一个也是找机会把空间里的医书传出去。我们中华的瑰宝不应该就这么埋没,而且,我的了原主留下的一切,这样也算帮原主积了阴德,希望他能投个好胎。”
爸爸妈妈都说应该的。
之后的一段时间,姜爸姜妈忙着整理产业和慈善业,同时打听中医高手,姜茗一边接着练习精神力,一边抄着医书,一边对照着原主日记,记着修真界的灵值。
半年后,j省富豪们都觉得姜爸爸姜妈妈疯了,一多半的家产都给捐了,这和别家秀涨名声可不一样,是真的大半家业呀!同时,姜茗突然发现自己的精神力涨了十倍不止。姜爸姜妈找中医高手的事也引起了高层的重视,这太奇怪了,姜家就三口人,没谁得病啊,而且三人看起来不要太棒啊!
这事惊动了国安局,但调查后除了三口人变得健康年轻和皮肤好以外,真没有什么啊。后来,国安局研究后决定亲自试探,让北京中医学院的一位老教授直接来看看。
老教授姓杨,医术非常了得,尤其是针灸,那是祖传手艺,一辈子救人无数,本是一位淡薄名利的老人,却因不忍中医界的落败,接受了中医学院的邀请,一辈子桃李满天下!值得所有人佩服!杨老之所以来,是因为听说姜家为慈善事业的为,很感兴趣,这才走这一趟,不想竟然有这样大的收货!
杨教授通过姜爸爸的好友联系到姜爸爸,在一古色古香的私房菜馆见了面,把自己因知道姜家做公益事业感到钦佩和对姜家找中医高手的好奇毫无保留的说了。姜爸爸对杨教授的坦率也是好感倍增,又因好友对杨教授的介绍和杨教授对祖国的无私贡献,姜爸更是对老人无比敬佩。
姜爸也没有隐瞒,说道:“我女儿无意间得到几本古医书,对中医很感兴趣,希望能真正学到一些中医,积累经验,为看不起病的人看病,同时能把医书公开,让中医传承下去。”
杨教授听后,大受感动,站起来突然对姜爸一鞠躬:“姜先生大德,我代表中医界谢谢你们!”
姜爸连忙起身避开,连道不敢,脸色通红。杨教授此时听闻有古医书,哪还有心思吃饭,不顾礼节,拉着姜爸的手,连声催促。姜爸无奈,只好结账带着杨教授回家。
好在当天姜爸见杨教授的事先和家里说了,姜茗有了准备,没把灵魂陷入空间练习精神力,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毕竟姜爸姜妈都知道,练习精神力时是不能打扰的。
到了姜家,杨教授迫不及待的要看医书,姜茗将事先准备好的几本手抄本递给了杨教授,说道:“杨教授您好,这些是我在旧物市场得到的,但好像都是抄写本(空间里原主无聊时抄写的),我已经抄了一些,您看看。”
杨教授接过这一摞原主的手抄本,虽是手抄本,但一看就是历史悠久的,应该是哪家医药大家族嫡系传人抄写练习的,(古时候大家族都有自己的藏书室,为了家学传承,只会让嫡系或只有家主和当代对家族贡献巨大的人进入,而且,家族的藏书只能放入,不能拿出,但是可以抄写。)
因为只有古老的医药世家才会有这样全面的医学书籍,更何况保持的如此完好,犹如新的一般(能不如新的一般嘛,都在空间抽屉里,时间静止)这手抄本无论从医学价值,还是从考古学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
杨教授虽然是医痴,但绝对不是白痴,看到这种情况,当下不敢隐瞒,对姜家三人说道:“你们得到的这些书已经算是古董了,你们是怎么想的?”
姜茗和姜爸姜妈对视一眼,这种情况,三人早已预料到,拿出这些,就是没想保留下来,是希望能通过原主手抄医书给原主积些福源。
姜茗顿了顿,在姜爸的授意下,说道:“杨教授,您有什么好的意见吗?我只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学习到我们自己的医术,而不是让西医压得中医抬不起头,明明我们中国的医术更加源远流长,没有副用,却因为传承缺失,不得不趋于西医之下,这太可悲了!”
杨教授眼圈红了,哽咽道:“好孩子!”
又对姜爸姜妈说:“只有你们这样慈善大德的人家能培养这样优秀为国为民的好孩子啊!”
杨老为祖国贡献了一生,此时心里甚是安慰,真是死也瞑目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