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要回农村》转载请注明来源:耐看小说网nkxs.cc
穷农村的一个乡下孩子。
求学也好,赚钱也好,路还得一步一步走。该做的事情,一样也少不了。
到了岭上,就看见了林家堡的袅袅炊烟。
这就是自己的家。
虽然贫穷,但充满了温暖和亲情的家。
林家堡,我回来了。
第3章烟把头
林家堡是一个自然屯,只有三十来户人家,大多都是林家的本家人。
这里是一个生产队,属于马家堡大队的第六小队。
因为这一带靠近高丽国,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
整个绿江市的农村,很多地名中都带着“城”和“堡”字。
这里的城,就是山城,要塞的意思。
这里的堡,就是堡垒的意思。
不过,这里的“堡”字,一般都读“普”u。
虽然是山区,但整个马家堡子大队,却处于一片山间小平原之中。
整个绿江市,自然条件其实很不错,很少发生大规模旱涝灾害。
这里的农业收成比较稳定。即使现在还是集体经济的情况下,林家堡也大致上能保证温饱,不至于象别的地方那样,出现大规模、长时间的缺粮现象。
下了岭,就是一片米地,这是最主要的农物,也是主粮。
至于小麦和水稻这样的细粮,这里是没有的。
要想吃细粮,每年过年的时候,一口人会有二斤面粉和一斤大米,由生产队统一发放。
交了公粮,剩下余粮多的时候,生产队会拿米到海边的同港县去,哪里出产大米,可以用米换大米。
除了这两个渠道,再想吃细粮,就要靠在城里吃商品粮的亲戚给,或者在盛产小麦的龙江省的亲戚给邮寄过来。
不过,城里的亲戚过得也比较艰难,更多的时候也是无能为力。有的时候,反而要靠乡下的亲戚补贴一些粗粮过活。
便是城里的亲戚给,其实也没有多大用处。一回十斤二十斤,几年也没有一回,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聊胜于无而已。
靠近堡子,就是一个大粪堆,这是把猪粪、牛粪收集起来,堆积在一起,春天种地之前给田地施肥,增加地力。
每个生产队都有专门拾粪的人干这个。
这个时候还很少使用化肥和农药,更没有什么除草剂和转基因,粮食都是纯天然绿色食品。
粪堆不远处,是一片田畦,已经盖上了塑料薄膜。
这是培育烤烟苗的。
这种烤烟叫洋烟,主要为卷烟的原料用。不是农民抽的那种旱烟。
绿江市的烤烟种植历史,从清末民初的时候,就开始了。是这一带许多农村生产队的一个重要副业生产项目。
春天开始育苗,然后移栽到地里。烟叶长成以后,一层一层掰下来,夹进草绳里,在烤烟房里面栓起来。然后用煤火加温烤干,最后分拣,扎成一把一把的,再用麻包包装,就可以送到烟站去卖。
烤烟的收入,是生产队的一项主要收入来源。
正在田畦里忙活的,是林驹的老叔林乙卯。
因为是乙卯年生人,所以就起了这个名字。
林驹的父亲出生于甲寅年,所以就叫林甲寅。
林甲寅一共有兄弟五人,除了老二林庚辰是干部外,其余四兄弟都是烟把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