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识字率非常低,别说是一里,就算是十里一亭,都很难找到几个识字的。
低识字率让政令的推行愈发艰难,只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通知到郡县下的每座村寨。
顾继是马邑县寺门的小吏,识得几个大字,他先用笔把诏书上的文字在竹简上写了,再以小刀细细雕刻一遍,再在心中默念好几遍确保不会忘记。
寺门里养马,还供他们用,竹简拧巴成一卷揣在怀里,翻身上马。他坐在马鞍上,表情闲适。
马鞍的打造技术并不很难,但有了此物即便是骑术不是很好的人都可以轻易操控马匹。制造马鞍,主料是皮,除此之外就是铁做的马镫。皮子包裹着木框做成座椅,中间塞了点晒干的稻草当填充物,铁马镫拴在马上,脚勾进马镫里,着力点很明确。
马具中最值钱的就是铁打的镫,铁很值钱,产量也低,不是每幅马镫都是铁做的,顾继听说朝廷那边还有木头做的镫,和皮子做的镫。
顾继想了一下,觉得这两种镫材料都不怎么样,估计很容易坏,他勾勾铁镫,满意点头:还是咱郁县令厉害,镫到的早,还是铁的。
骑马没多久就到陆家寨了,他挑得时间好,大下午的,早晨出去买卖亦或当脚夫的都回来了,剩下没回来的,估计都是去河东或者其他郡县了,没几天走不来。
到时候让村人口耳相传算了。
他找到里长说:“陛下有诏令,你看着把村里人集起来,宣布一下。”
陆里长点头,随手招了几个小孩。
都是些三四岁的孩子,拿着木质的小弓小剑在街上疯跑。农忙的时候需要他们干活捡掉地上的麦穗,但现在就拖着鼻涕玩。
“大父,有何事?”
“你去说下,让人都到院子来,有事要宣布。”
小孩呲溜吸鼻涕伸出手说:“大爷,要豆子。”
“讨命的东西。”
拿了把蒸熟的豆子放小孩儿手心,小孩儿凑近闻了闻,嘻嘻哈哈走了,半晌不到,满大街都是他们的大呼小叫。
“里长有事要说,都到他家院子来。”
“里长的院子,里长的院子。”
儿童稚嫩却高分贝的尖锐童声传遍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怕是连后山坡牧羊的少年郎都听见了,更别说是往复来之的村人。
……
江观潮在陆鲁班院子里,隔着篱笆男童女童的尖啸声不断骚扰他的耳膜。
“三娘不去看看?”
陆鲁班头都不抬:“等村人聚集尚需时间,我这离里长家又近,等会儿再行吧。”
江观潮和陆鲁班的关系,是被人盯着的,陆鲁班别的不说,豆蔻年华,长得漂亮,西汉谈婚论嫁又来得早。当时江观潮在人眼中不过是个卖豆醢的,长得俊俏不错,却也是商贾,还是陇西云游至马邑,算算配陆三娘正好。
旁人不晓得他们凑在一起研究黑科技,都以为三娘好事将近,还有碎嘴的婆子上门打探合何时行昏礼。
后来江观潮和陆鲁班一起做出神臂弓,在知情人眼中就觉得他们不是那么回事了,这两人吧可能有点像是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是技术上的知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足球]安东绿茵日记》《万亿军火之王》《渣攻改造,BE改写HE》《下乡妹妹高考回城[七零]》《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种花家的兔子[星际]》《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买活》《重生之长孙皇后》《长生修仙:从福修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