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的命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耐看小说网nk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仲夏清晨,浦阳江边,火药作坊。
正是辰时,作坊东侧,一座二三十米高的山包右侧,一大片荒草地周围,周围衙役军士戒备,严阵以待。警戒圈中间,桌椅茶水点心,一应俱全,还有奴仆正在蜂窝煤炉上煎茶,忙的不亦乐乎。
不过这个时候,一派朱紫官员,目光正看着山包上,指指点点,心思并不在这里。
“殿下,你的火药真炼好了?”
官员之中,执政大臣、工部尚书胡榘,狐疑地问着一旁的赵竑。
他是工部尚书,军器司隶属于工部,他自然要弄个明明白白。
“胡相公,过了一会,你就知道了!”
赵竑哈哈笑了起来。
作为名义上的下属,他并不在乎胡榘这个老狐狸。八面玲珑,欺上瞒下,只不过出现在了正确的时间点上。
至于火药,他有绝对的信心。经过田义这么长时间的琢磨和努力,也应该可以面世了。
而火药做出来了,他此阶段的差遣也算完成,他也要向朝廷展示一下,检验一下劳动成果,也好论功行赏。
至于下一步,当然是铸造火器了。
“我是人间惆怅客,问君何事泪纵横。济国公,你的诗词大作,可是让老夫大开眼界啊!”
魏了翁话题一转,转到了诗词上。
最近以来,赵竑的诗词在小报上屡见不鲜。想来,正如小报上所说,赵竑要著书立万了。
“惭愧惭愧!不足之处,还望魏公多多指教!”
赵竑赶紧谦逊。至于诗词选集,已经拿到了陈氏书铺去印刷。根本不需要什么润色,只需要对诗词本身做出详解,以供读者参考而已。
就比如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把“今朝”解释为大宋的年轻一代。但在很多人看来,他指的就是他自己。
这个时代,确实需要一位“风流人物”,带大宋走出泥潭。
“殿下,你就不用客套了。你的书如果印出来,老夫一定多买一些,好好研读!”
执政大臣、兵部尚书宣缯,一本正经说了出来。
他看着赵竑,思索着问道:
“殿下,《鞑靼策》一书,惊世骇俗,老夫看了一些篇章,心惊肉跳,难以入睡。殿下,这是一个人写的吗?”
“宣相公,其实……”
赵竑正要回答,山坡上响起田义的大喊声。
“殿下,火药已经埋好了!”
“准备好了就点火!”
赵竑大声喊道,指挥着旁边的众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