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牛二开始料理起王家的那块地,他每天把地里的农活干完回来,一样样归置农具,瘸着腿打水劈柴,还会把王家院里的角角落落他能看见的活儿都干一干。
心中对王家这处小院和王家一家人,油然萌发出了责任感。
王景禹说做一他必自发的干三,王景禹指东他绝不往西。
那天,王景禹和牛二领着大夫进了小峦山,到山民元四的木棚屋里,一住就是七八天,丫妹的病也真的好转了。
大景朝女子十三岁即可成婚,丫妹今年十五,家中遭逢大变,自然也没有正经的亲事可说。
山民元四当初与丫妹在山里,于几户熟识些的山民和牛二面前简单拜了礼,便算成了婚。如今,眼看丫妹的病来势这般凶猛,却碍于逃户的身份束手无策,也急出了一身的火气。
没成想,破天荒的来了个大夫到家里,将整个小峦山都轰动了。
山民们听牛二说大夫是那个十岁的娃请来的,而大夫显然也是对那个娃儿态度很不一般,什么事都同他商量,所有人看他的神情也都不一样起来。
不少山民都打着借口过来,请教什么病症该用什么药。
那大夫来都来了,又呆了这么久,这些山民只是问如何用药,并不随便向他索取自己从药铺带来的药。
因此,倒也有问必答。
在丫妹病情稳住,大夫有的那日,散落在小峦山山坳里的几十户山民几乎集体出动,把王景禹和大夫直送到了浅山坳口。
牛二自不必说,丫妹既已好转,又有元四照料,便把整副身心扑到了王家这里。
这天早晨,牛二从山里出来,取了锹下地前,把一个清洗干净的胃袋装的羊奶和半斤不到的香菇递给王母。
“香菇是给大哥儿有用处的,劳你交给他。元四哥家拴养的母羊下奶了,叫俺给你们送来些,给娃儿们补身子。”
“不不……”
王母本就对牛二如今这副给她家当牛做马的架势,一直不解。
眼下牛二一个流民、元四一个山民,都是有了上顿没下顿的苦出身,竟还要拿东西给她,她如何肯接。
王景禹从堂屋走了出来,看了眼前情景,对王母道:“您收着吧。”
又转而对牛二说:“晚上你若还进山,把灶房里的盐巴取些带去元四家。我找大夫救你妹妹,换了你这个劳动力,你只要把地种好就行,不用再拿东西。”
山民们出山不便,最是紧缺盐巴、糖、酒、铁器这样的货物。
牛二心里念王景禹的情,王景禹说什么都是对,都有他的道理。哪怕这时候王景禹说的是叫他把一天之内把豆种赶着全下完,牛二也不会忤逆他。
牛二回道:“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