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金牌讲师》转载请注明来源:耐看小说网nkxs.cc
又过几日,槿华一行,带着李老伯最新的石刻,依依拜别乡亲们,师生们终于踏上了未知的前路。
这一回,来的是老李管家的儿子,一个长得很讨喜的胖子,说起话来两颊的肉一颤一颤的,像极了白面团子,很讨喜的模样,让人不知不觉便放松下来。但小李管家做事却十分周全,一路上安排得妥当熨帖,很惬意地便到了东郊别庄。
说是别庄,实际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村落:有耕种的农人,有手艺活的匠人,养蚕纺布、捕鱼打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入了别庄,一亭一阁,一花一木,纯朴天然,置身于内,仿若悠然至陶渊明笔下的南山,让人远离尘嚣,颇有些洗尽铅华之美。
听到一行人且走且赏且惊叹不断,小李管家颇为自豪,道,“园中还有三处热汤,往后若是读书乏了,泡上一回,一准儿神清气爽。”
“这也是我家老爷最爱的园子,入冬后大半的时间都在这园子里过的。”
石槿华当即道:“老大人若是愿意继续长住于此,也是我们求之不及的美事。”
小李管家一听,越发笑得乐呵了,也爽快地问她:“不知有哪里需要改动的,你直接同我说便是。”
槿华心中一动,问道:“外头那些农户,也归你们管?”
“自五里外那条小河为隔,以东皆为别庄所有。”
“那……不知我可否全部规划在内?”
小李管家愣了愣,诧异地看她,见她神色认真不似玩笑,想了想,方道:“此事,还需我家老爷亲口应允才好,但想来问题应该不大。只是,你当真要这么做?依附温泉别庄生活的人家,少说也有二十余户,要是动静大了,可不容易。”
石槿华笑笑:“尚未前去拜谢老大人赠园之情。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一见到小李管家,她便提出要当面致谢,却被以家主静休为由婉拒了,可此刻,她心里又生出几分期待。
小李管家好笑地看她难得露出几分雀跃之色,心下好笑,旁人因得园而喜,偏她如此怪异,但心里却对槿华的印象又好上几分。
回到府里禀告老太傅,老太傅也好奇了:“如此,老夫便见她一回。要是她想胡乱糟蹋老夫的园子,老夫可不依。”
只是,在听她描绘的那个无门户之见、无门墙阻隔的学舍风景时,老太傅比她还心急,翻出最初造园的图纸,一老一小细细规划起来。
有老太傅帮衬,新学舍几乎是一日三变,不出一月,便已焕然一新。且随着下半册的读书笔记再次问世,又得知学舍里会有一座藏书阁,供在读学子免费借阅,金陵城的贫寒学子已经沸腾了,纷纷前往汤山别庄询问入学事宜。
有几子原还有些顾虑,可看到成册的先生名录,当即争着要报名了。
无他,除了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熟读精要者,还有两位,都是金陵地界小有名气的教书先生。这样的先生,莫说是拜入门下,便是登门求教,于贫寒学子而言,也是极难得的。
可这石浮学舍却不同,介绍的同学说了,按入学考核裁定束脩多寡,甚至,成绩优异者还会发放补贴。
所以,尚未正是开学,可报名的单子已经攒了厚厚一沓了。
水溶到来时,看到的便是这样欣欣向荣的气息。
“这园子是苏太傅家的那个?”
沿着重新修整过的入园小道弃车而行,水溶一行人缓缓走来,只觉一路风景大不相同,似乎又有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悠然和/谐,每处农舍,都隐居在松竹芭蕉之间,便是那些最爱曲径通幽处的隐士所居,也不过如此。
而那座,他曾几次拜访的别庄,已不见了正门,只余下飞檐楹柱,门前照壁处,立着一方灰白大石,上书“石浮学舍”四字,如此紧要之字,却如稚子信手涂鸦的一般,无章法风骨可言,却颇得几分野趣。
更让他错愕的,还是无门房看守,似乎所有人都可以随意进出。
她是如何说服老太傅的?
拾步入内,水溶心下着实好奇得很,他幼时也随苏太傅多年,自是清楚他老人家那就是倔驴脾气,连皇兄也拿他没辙呢。
在园中巡逻的旧仆自是认得水溶,早就前去通禀了。槿华连忙出来相迎,一见是陈水,略略愣了下,旋即笑道:“没想到,忠叔说的贵客竟是你。”
“我不算贵客?”
看到她比之先前更添几分飞扬的神采,水溶玩笑道。
“除了老大人,咱们这就数你最贵重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闲敲灯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耐看小说网nk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