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高中生的一天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数据一阵沉默。
虽然他对大明的未来无比有信心,可是天幕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大明只怕不可能实现。
他是从泥腿子一步一步走上来的,非常的知道一个泥腿子想要学习知识的艰难。
哪怕现在他给秀才免税的特权,只怕很多人还是读不起书。
他想过改变这一切,只是他不知道如何改变。
就算向天幕上学习九年义务教育,那也不行,整个大明的财政支撑不起。
这就陷入了一个死结,让人无法解开。
不过随后他就想透了,既然他自己没办完成,那就让他的子孙一起去完成。
这样的目标,怎么也比当什么将军,做什么木匠好吧!
……
朱棣看着天幕上的排行榜,陷入了深思。
从南宋开始,整个北方动乱,中原地区的读书人开始南迁,北方的读书水平也在动乱当中慢慢落后整个南方。
这也导致朝堂上南方官员比较多,北方读书人不如南方人,北方学子被打压等等一切社会问题。
特别是他奉天靖难以后,那些文官们并不配合整个国家的运转。
而他的班底又在燕京,能够用的也都是北方人,这个时候他就生出了迁都的念头。
朱棣不只是有这个念头,还开始行动了。
在他看来迁都燕京,不仅能够解决他人才不够用的问题。
还能解决北方读书人少,质量不行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能够打断那些士族们相互勾结的问题。
不过迁都后,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北方动乱太久,十室九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追得上的。
上次学天幕一样开办学院是一个好的建议,如果能够实行,慢慢增加学院的学子,那北方的才子迟早会赶上南方的。
本来他只是自己的判断,现在看到天幕北方的文盲率竟然比南方还低,朱棣就知道,这个办法对了。
不过看到评论区的九年义务教育,甚至建议国家十二年教育,朱棣知道自己是比不起。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抖音推文】《逢君》《你不许再亲我啦[快穿]》《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创读小说】《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守寡后我重生了》《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