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禅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耐看小说网nk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到自己最近的学习状态很不好。
他是想要面面俱到的,什么都学。但他自己的时间却是有限的,如今就有些兼顾不了了,连读书的精力都险些不够了。
于是陆烁就与陆昀商量了一下,将六艺这些课程改为了五天一次,由此来腾出更多的时间温习书本、练习书法。
陆烁将现阶段要做的事情的主次关系慢慢理清,合理安排了时间;又有了孙哲这个正面例子在旁边时时提醒,学习就日益刻苦起来。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如此苦读之下,再加上好的学习方法的指导,陆烁在学业上一瞬千里,进步飞快。
如此这般,三年一晃。
元封二十四年,新年刚过,卫夫子就告诉陆烁,可以准备着回京师参加童子试了。
、第040章回京
陆烁听卫夫子说他可以回京考试了,倒是有些惊讶。
说实话,他对自己很没有信心。
他从开蒙到现在,学习时间满打满算也才五年,虽然他因为穿越的缘故,开了些小小的金手指,在孩童时期比别人能坐得住些,学习的效率高些,但陆烁并不认为这样的他会比别人厉害多少。
他可是清楚地知道科举考试的残酷性的。
仅仅拿他要参加的童生试为例子。大齐正规的科举考试只有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而童生试并不在其中,它仅仅是考生取得秀才资格的预备考试。
而就是这样一种最低级的考试,考生也需要历经县试和府试这两场考试,并且每一场考试的录取率仅为百分之一,考生只有全部通过方能取得童生功名。
关于这一点,陆烁还曾特地去翻阅过史书。因为对于“府试”这一称呼,陆烁觉得有些奇怪。
据陆烁了解,现今的地方制度为县、州、道、路四级,并且从唐朝至今,并没有“府”这一级治所,何来“府试”一说呢
后来他专门查阅了唐宋两朝关于科举制度的记载,才发现其中的奇怪之处。
唐宋两朝并没有“童生试”这一说法,这两朝最低一等级的考试即是院试。而童生试则是大齐朝立国以后才设立的两级考试制度。
陆烁觉得,这可能是穿越者皇帝的手笔了。
毕竟在现代的时候,陆烁是听说过“童生”的,许多人拿“八十老童生”的话来讽刺过科举制度,陆烁对此印象很深刻。
既然唐宋时期没有,按照历史正常的轨道来看,童生试就极有可能是明朝八股取士时新增的考试制度,而这一制度则被穿越来的大齐朝皇帝直接拿来用了。
陆烁想到这里,摇头苦笑。
这位同仁可真会给后来者增添难度啊
唯一庆幸的是,太祖皇帝只是借了个壳,没有把八股文制度也照搬过来。
陆烁内心思量了一番,觉得心里还是有些不确定,就找到了卫夫子,把心中的担忧说给他听。
卫夫子听了陆烁的话,抚了抚胡须,笑望着站在他面前的锦衣少年。
小少年谦逊的立着,虽然才刚刚虚十岁的年龄,但因为从小锦衣食、又坚持习剑,身量已经超出同龄人许多,整个人看起来纤瘦又结实,充满了年轻的活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