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负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耐看小说网nk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长安久不落雨了,未时飘飘洒洒,长安城内的一百零八坊都蒙上了灰青的帘雾。
抚雨堂外的雨小了些,丝丝雾雾地,窗外的斑竹半压着檐瓦,瓦当下的雨滴一明一灭,檐铃也被晃敲出些别样细脆的声响。
窗棂内端坐着一位绿衫女子,朱红的轻纱披帛一半滑落在地,一半仍堪堪挂落在臂间,墨发只用一根白玉雕花银簪挽起。丫鬟皆立在堂外,珠帘隔开,不轻易碰弄出声响。
她微微倾身,如葱的指握着笔身,轻轻在砚台里蘸了蘸,复又在纸上行笔,灵动的影子穿梭纸间,末了她将笔搁置在一旁,抬头道:“先生瞧瞧这幅。”
松香墨迹未干,纸上只有七言。
松斋客舍春草满。
那白袍男子立在一旁,笑而未言,只低下身子握笔悬腕,在那纸上又补了一句。
李知偏头去看,一时怔住。
抚雨堂廊冬梅生。
她垂眸敛目,有些猜不透先生是什么意思。
不知谢愈是只为和她这诗文,还是瞧出了她藏在诗中的深意。
自己却也不敢往深处想,只半垂着眼,愣在那儿不说话。
“昭九的字可以出师了。”
谢愈忽地开口,李知心跳蓦然快了起来,末了听完,却又慢慢地平复了。
她抬眸去瞧,纸上的两句看着确像是出自一人之手,不过细细研看,前句个中字迹笔势若春风,后句则横资如蛇龙。
是了,如今先生将要吏部铨选,留在长安书院抄录,或是到地方出任副职,她可不就是出师。如若先生被补录到其他地方做参军主簿之类的,便真的一别难再见了。
她既欢喜又惆怅。
喜得是先生终有一地施于他一展抱负,忧得却是小女儿家的心思。
她已十九了,人生还有几个两年可以在家做女儿似的荒度呢。
李知垂下眼眸,藏住心思,却想这两年着实过的太快些。
珠帘被挑起,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李知与谢愈皆转头侧目望过去。
“三娘,谢郎君”烟云打着帘子立在那,“前院吃食摆着了,阿郎与夫人催着咱们过去呢。”
“那便走吧。”
李知朝他一笑,应声回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