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看小说网

三六、官学

准噶尔刀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耐看小说网nk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传播文明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面向大众的学校。

所以李岌一直在筹划是开办一所面向平民的官办书院。

在华夏,书院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唐代的书院是由官府设立,用于、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直到宋代,开始有意打压士族豪门,到范仲淹执掌南都府学,面向平民阶层的书院才作为教育机构真正开始兴盛起来。横渠先生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很好地道出了宋代大儒们的抱负和情怀。

在前世,李岌一直坚持认为庆历新政最大的功绩是在全国推广官办的学堂,普及教育。

晋阳的书院并不叫书院,而是晋阳宫下所属的机构,名作弘文馆。太原府通判卢弼卢子谐就兼着晋阳宫弘文馆馆令。

唐代晋阳皇宫的规制仿照长安大明宫,宫城以东是太子府,而宫城西面则设弘文馆。

李克用被封晋王后,就占据了晋阳宫东面的原太子府,当作了自己的晋王府。而把为自家子弟进行教育的宗族学堂开在了晋阳宫西面的弘文馆内。大概是因为弘文馆内有十余万册藏书,还有原来一些前唐时期留下的学士、教授和校书郎、令史、典书等官员,学问丰富,正好用来方便教学。

李岌童年和少年时期就在这弘文馆里的宗族学堂里进学的。

李氏宗族学堂设在弘文馆内东侧一处两进的院子,原是唐代宗室讲学之所。而弘文馆长史、教授及官员、书匠则于学堂北侧的两处院子里办公。

弘文馆学士卢弼卢子谐,出身河东名门,前唐天复年间进士。昭宗年间为太原河西令,为晋王李克用器之,留为晋阳判官,与河东监军张承业一起留守晋阳。

身兼弘文馆令的卢弼算是李岌的半个授业之师,老先生替李岌出使洛阳,被李嗣源无故胖揍了一顿,连气带急,回到晋阳一病不起,直到入冬时才算是彻底痊愈。

李岌从古交城回到晋阳,直接就去了弘文馆去找卢弼。

卢弼在太原府衙内有公事房,但日常却在弘文馆内办公,毕竟他是馆令,在弘文馆里一言九鼎,说话最算数。

李岌找他当然不是要将筹备中的晋阳学府开以弘文馆里,自己要培养的学生要亦工亦农,半工半读,另外还要学习弓马骑射,能文能武,自然不能天天只躲在书馆里背书。

他最早选定的学府地址是在阳曲县的唐明皇家庄园,只不过那里离晋阳城还有四十多里,交通不便。而作为太子,李岌大部分的时间还是需要呆在晋阳处理公务,所以晋阳学府的地址最终确定在了北苑龙首山下玉泉之侧。

他来找卢子谐是向这位老先生讨要几位教书的先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谬接瑶华枝哇!女总裁是皇帝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姝宠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悍女麴凰驭龙婿折红鸾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表妹不欲攀高枝落在荒年崽崽很闲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三魂七魄归位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我靠好运壮大家族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穿越三国:姐妹同心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我是主母,也是孟婆这个修仙过于日常离人终成相思意诱梦横空出世的娇帝君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寻找轮回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