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和函谷关、武关这三处闯军听到的消息都不同,后两者以为李自成被围商洛山,即将弹尽粮绝,而官军主力已经调走,就要出兵援救。
前者听到的,则是李友和吴汝义已经丢失两处关口,但很它地忽有战事,官军主力撤走,让他们两个死里逃生跑了出来。
细细想来,不难发现这些流言中为数众多的致命漏洞,但包括李自成在内,三处闯军都犯了同一个错误,那就是他们自忖对官军已经很是了解。
早可以追溯到天启年间,老闯王高迎祥就曾与官军进行过多年缠斗,再加上李自成,这个时间就更久了。
起初此类消息传来时,他们还会有所迟疑,但这些年的不断成功证明,这些消息往往都是正确的,是天佑大顺,是暴明将亡。
所以,无论这些消息是多么的不切实际,李自成、李友,就算是对此尚有些疑虑的吴汝义,几乎都是毫不迟疑地出兵了。
首先确认消息无误的是李自成,因为任继荣率部进发到山口处时,远远观看,发现官军果真只有一处大营。
当然,这处营盘的人数不少,足有两三万,人喊马嘶的日夜操训,上方旌旗密布,看起来是战力十足。
但是当任继荣将营盘上飘着的字号旗回禀给李自成,后者却自信的笑了。
守在这儿的当真就是甘肃总兵王世宠的部下,这个姓王的,是榆林将门之后,算是冤家路窄,但李自成却觉得此人是个十足的酒囊饭袋。
当初李自成做大,率部拿下重镇榆林的时候,将此处世家将门连根斩绝,光留在城中总兵级别的大帅,就亲手杀了十几个。
在他看来,这些老将门子弟部下的官军战力都不强,与李友、吴汝义的部队配合,吃掉这股官军,还不是信手拈来。
第六百五十八章:鱼水军民,流寇出山
在闯军和官军的拉锯战之中,闯军向来都是对地主士绅一棍子全部敲死,但凡是地主豪绅之家,落到闯军手中,向来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除此之外,闯营还有从已致仕官员的宅邸中搜索金银存粮为军资,强行裹挟乡野之间的青壮从军的习惯。
这些青壮往往只有最基本的军械和衣甲,也并非每日都能吃饱,在战时只是起到炮灰的效果,为闯军自己的百战老营减少伤亡而已。
官军也常有兵乱,但毕竟是披着朝廷的皮,偶也会有强力上官约束,做事好歹还有几分节制。
但如今的官军已然是悄然改变,皇帝下发罪己诏,亲自增添了新的军律,裁撤了诸多无用的地方总督将帅。
加上连续两任五省总督,陈奇瑜和堵胤锡,也都是有为的实干家,起码崇祯的嫡系兵马,已经全部完成了蜕变。
在百姓看来,实际上已经无所谓谁是官,而谁是匪了,督师和皇帝手下的主力官军,已经成了约束力极强的军队。
在多方面的制约下,各地还没来得及裁撤的烂底子卫所军,也都是有了些许改变,最起码赤贫之民在过苦日子时,他们不会让这日子变得更差了。
这中原之地,经过多年战火,余下的大都是赤贫之民,少有殷实之家,连年的大灾,朝廷的混乱,再加上闯营对富户们的赶尽杀绝,已经伤到了地方上的元气。
可这么多年下来,闯军依旧毫无节制,他们对所有的官绅地主甚至是富商,还是见一个打一个,丝毫不知拉拢的意义所在。
大顺的军队,依旧没有什么本乡本土和国家的观念。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福晋来自末世[清穿]》《开局成为柔弱虫母》《我逃了龙傲天他妈妈的婚》《力速双A魔法师[西幻]》《[足球]安东绿茵日记》《全民星海时代》《疫病之上》《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回到过去做财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