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白至,菊月凉,万物肃杀。
闻人府,东院。
王氏将手中核对完的账簿放回桌面,抿了口清茶,保养得当的脸上笑容和气。
“不愧是鹤阴山道人手下教出来的孩子,天资聪颖,悟性极佳,学什么都快。”
季书瑜着一袭碧蓝色锦缎裙,长发挽作妇人发髻,气质温婉,精致面容上含着盈盈浅笑,似并未察觉她语气中若有若无的疏离,低眉恭敬道:“如何担得起娘这声夸赞,都是您倾囊相授,不嫌弃妾身愚钝。这几日跟着娘学习打理中馈,才是真的叫妾身受益匪浅。”
“倒也不必太过自谦,你能干些,娘以后便也能放心将中馈之权交予你掌典了。好了,我乏了,今日就到这吧。”
王氏一双凤眼细长,转眸望向一侧立着的婆子,递去一个眼神。
“这个点,策儿应也散衙了。今日便不留你用晚膳,喝完补药早些回去吧。”
那婆子会意,忙端着小案上前几步。
其上呈着一只金边青瓷碗,因着是方才从炉中盛出,里头的汤药仍在不断冒着丝丝白气。
季书瑜应声,乖顺地从座椅上起身,微抬双臂接过了那盏汤药,十分自觉地将瓷碗送至唇边饮用。
王氏半抬眼皮,不动声色地瞧她。
那补药只嗅其味便已觉冲鼻,此女惯常受锦衣玉食,被她迫着连喝了几日的苦药,却是一声怨也不喊,连眉头都未曾皱起,瞧着当真是乖顺。
确实是个好拿捏的。
“你莫要怨娘,此药虽滋味涩口了些,却是极为滋阴养血、温经散寒的良方。只有调理好了身子,方才能使你早日受孕,为策儿诞下儿女,为闻人家开枝散叶。”
服用完汤药,季书瑜接过婢女递来的帕子轻拭唇角,将碗重新放回案上,垂眸答道:“娘一片用心良苦,妾身皆晓得的,又岂会怨您。”
“你若能明白,倒也不枉费我这般尽心尽力的为你打点。如今中馈有我能支着,你无需为此太过劳神费力,多与策儿培养感情才是要紧之事,早些回吧。”王氏面上露出满意之色,挥手示意婆子送她。
季书瑜俯身行礼,跟在那婆子身后跨过门槛,出了垂花门,静默的向西面的院落走去。
几个婢女正于抄手游廊上点廊灯,见她经过,连忙垂头行礼。
“夫人。”
季书瑜笑容温婉,颔首应声。
那婆子忍不住侧首,悄悄投来一瞥。
这玉倾公主的性子倒真是不错。
今日回院的时辰虽较往日早了些,但待二人行至院外,天色也已是有些阴沉了。
院内灯火明亮,廊道内与花圃前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雕花灯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